首頁 > 人教版 > 高中 > 生物 > 選修1 > 正文

Video Player is loading.
Current Time 0:00
Duration 0:00
Loaded: 0%
Stream Type LIVE
Remaining Time 0:00
 
1x
  • Chapters
  • descriptions off, selected
  • captions off, selected

    尊敬的用户,请先登录!

    登录

   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

    注册

    高中生物專題3課題2《月季的花藥培養(yǎng)》(選修1)

    點贊 收藏 評價 測速
    課堂提問

    課程內容

    《月季的花藥培養(yǎng)》
    基礎知識
    (一)被子植物的花粉發(fā)育
    被子植物的花的結構是怎樣的?
    被子植物的花粉發(fā)育
    雄蕊:花絲
          花藥:囊狀結構,內有很多花粉粒
    花粉是小孢子母細胞就經過減數分裂而形成的。因此,花粉是單倍體的生殖細胞。
    花粉的發(fā)育是要經歷:四分體時期、單核期、雙核期
    注意:
    ①二核花粉粒:成熟的花粉粒中,只含花粉管細胞核和生殖細胞核。(精子在花粉管中形成)
    ②三核花粉粒:有些植物的花粉,在成熟前,生殖細胞進行一次有絲分裂,形成兩個精子,這樣的花粉在成熟時,含有一個營養(yǎng)核和兩個精子
    ③兩個精子和一個營養(yǎng)核的基因型相同
    ④1花粉母細胞→(減分)→4個小孢子→(有分)→4個花粉管細胞核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4個生殖細胞核→(有分)→8個精子
    (二)產生花粉植株的兩種途徑
    有哪兩種途徑?原因是什么?
    ①花藥中的花粉→胚狀體→叢芽→生根→移栽
    ②花藥中的花粉→愈傷組織→叢芽→生根→移栽
    人工種子
    又稱人造種子,合成種子或無性種子,就是將組織培養(yǎng)所產生的細胞體胚、不定芽、頂芽、腋芽或小鱗莖等繁殖體,包裹在能提供營養(yǎng)的膠囊(人造胚乳)里,再在外面包上一層具有保護功能和紡織機械損傷的外膜(人造種皮),造成一種類似種子的結構,能在一定的條件下萌發(fā)生長,形成完整的植株。
    (三)影響花藥培養(yǎng)的因素
    1、材料的選擇
    不同植物
    同一植物的不同生理狀況(花期早期—初花期)
    合適的花粉發(fā)育期(單核居中期與靠邊期之間)
    此外,植株生長條件、材料低溫預處理、接種密度等
    2、培養(yǎng)基的組成
    材料的選擇:
    花期早期時的花藥比后期的更容易產生花粉植株。一般,月季的花藥培養(yǎng)時間選在五月初到五月中旬,即月季的初花期。
    選擇合適的花粉發(fā)育時期也是提高誘導成功率的重要因素。一般來說,在單核期,細胞核由中央移向細胞一側的時期,花藥培養(yǎng)成功率最高。
    為了挑選到單核期的花藥,通常選擇完全未開放的花蕾。
    為什么花瓣松動會給材料的消毒帶來困難?
    答:花瓣松動后,微生物就可能侵入到花藥,給材料的消毒帶來困難。
    實驗操作
    (一)材料的選取
    染色鏡檢
    (二)材料的消毒
    酒精、氯化汞、次氯酸鈣
    (三)接種和培養(yǎng)
    結果分析與評價
    (一)材料的選取
    選擇花藥使,一般通過鏡檢來確定其中的花粉是否處于適宜的發(fā)育期。
    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紅法。但是,某些植物的花粉細胞核不易著色,需采用焙花青—鉻礬法,這種方法會將花粉細胞核染成藍黑色。
    (二)材料的消毒
    1、花蕾用V/V為70%的酒精浸泡30秒
    2、無菌水清洗
    3、無菌吸水紙吸干花蕾表面的水分
    4、放入質量分數為0.1%的氯化汞溶液中2~4分鐘(也可質量分數為1%的次氯酸鈣溶液后飽和漂白粉溶液)
    5、無菌水沖洗3~5次
    用于培養(yǎng)花藥,實際上多數未熟,由于它的外面有花萼、花瓣或穎片保護,通常處于無菌狀態(tài),所以只要將整個花蕾或幼穗消毒即可。
    (三)接種和培養(yǎng)
    滅菌后花蕾,要在無菌條件下除去萼片和花瓣,并立即將花藥接種到培養(yǎng)基上。在剝離花藥時,要盡量不損傷花藥(否則接種后,容易從受傷部位產生二倍體的愈傷組織),同時還要徹底去除花絲,因為與花絲相連的花藥不利于愈傷組織或胚狀體的形成。
    通常每瓶接種花藥7-10個,溫度控制在25℃左右,不需要光照。幼小植株形成后才需要光照。
    一般經過20-30天培養(yǎng)后,會發(fā)現花藥開裂,長出愈傷組織或釋放出胚狀體。將愈傷組織及時轉移到分化培養(yǎng)基上,以便進一步分化出再生植株。
    植物組織培養(yǎng)技術與花藥培養(yǎng)技術的異同點

    項目 植物組織培養(yǎng)技術 花藥培養(yǎng)技術
    相同點 離體的植物組織經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,再分化成叢芽,誘導出根,然后進行移栽。
    不同點 外植體為體細胞,染色體數無需加倍。  取材為花藥,培養(yǎng)的為單倍體幼苗,植株弱小,高度不育,必須用秋水仙素處理,使染色體加倍,恢復正常植株的染色體數,而且為純種。

    練習:課本P40
    答:F2代紫色甜玉米的基因型組成可能為Aasusu或AAsusu。如果運用常規(guī)育種方法,將F2代中的紫色甜玉米與白色甜玉米(aasusu)進行測交,可以選擇出基因型為AAsusu純種紫色甜玉米。但這種方法比較繁瑣,耗時也較長,需要至少三年的選種和育種時間。如果哦利用花藥培養(yǎng)的技術,在F1代產生的花粉中就可能有Asu的組合,再將花粉植株進行染色體加倍,就可以直接得到紫色甜玉米的純合體(AAsusu)。這種方法可以大大縮短育種周期。

    評論0

    點此登錄 后即可暢所欲言

    聯系我們 版權說明 幫助中心 在線客服

    ?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