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人教版 > 高中 > 生物 > 選修1 > 正文

Video Player is loading.
Current Time 0:00
Duration 0:00
Loaded: 0%
Stream Type LIVE
Remaining Time 0:00
 
1x
  • Chapters
  • descriptions off, selected
  • captions off, selected

    尊敬的用户,请先登录!

    登录

   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

    注册

    高中生物專題2課題1《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(yǎng)》(選修1)

    點贊 收藏 評價 測速
    課堂提問

    課程內(nèi)容


    《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(yǎng)》

    (一)培養(yǎng)基
    閱讀教材P14-P15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回答以下問題:
    1、何為培養(yǎng)基?
    2、按照培養(yǎng)基物理形態(tài),培養(yǎng)基有哪些種類?
    液體培養(yǎng)基:表面生長、均勻混濁生長、沉淀生長
    固體培養(yǎng)基:菌落,菌苔
    菌落:單個或少數(shù)細菌在固體培養(yǎng)基上大量繁殖時,就會形成一個肉眼可見的,具有一定形態(tài)結(jié)構(gòu)的子細胞群體,叫做菌落。
    菌落是鑒定菌種的重要依據(jù)。
    菌落:細菌的菌落特征因種類而異
    3、不同的培養(yǎng)基有不同的配方,但是其基本成分都相同,都包括哪些營養(yǎng)元素?有何作用?請舉例說明。(教材P15)
    (二)無菌技術(shù)
    4、何為無菌技術(shù)?無菌技術(shù)包括哪些方面?
    5、什么是消毒?滅菌?兩者有何區(qū)別?
    6、常見的消毒與滅菌的方法有哪些?有何要求?
    7、請說出干熱滅菌法和高壓蒸汽滅菌法的操作步驟。
    1、概念
    無菌技術(shù)又稱無菌操作,泛指在培養(yǎng)微生物的操作中,所有防止雜菌污染的方法。
    2、消毒和滅菌
    1)消毒:使用溫和的物力或化學方法殺死物體表面或內(nèi)部的部分微生物。(不包括芽孢和孢子)
    2)滅菌:使用強烈的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死物體內(nèi)外所有的微生物。(包括芽孢和孢子)
    3)防腐: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方法。
    3、常用的消毒與滅菌的方法
    (1)消毒的方法
    ①煮沸消毒法:100℃煮沸5-6min
    ②巴氏消毒法:70-75℃下煮30min或80℃下煮15min
    ③化學藥劑消毒法:用75%酒精進行皮膚消毒;用氯氣消毒水源等
    ④紫外線消毒
    (2)滅菌的方法
    ①灼燒滅菌
    ②干熱滅菌:160-170℃下加熱1-2h。
    ③高壓蒸汽滅菌:100kPa、121℃下維持15~30min。
    實驗操作——大腸桿菌的純化培養(yǎng)
    (一)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(yǎng)基
    計算——稱量——溶化——調(diào)PH值——滅菌——倒平板(冷卻至50℃)
    (二)純化大腸桿菌
    1、平板劃線接種
    1、操作開始時灼燒接種環(huán):
    避免接種環(huán)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養(yǎng)物;
    每次劃線前灼燒接種環(huán):
    殺死上次劃線結(jié)束后,接種環(huán)上殘留的菌種,使下一次劃線時,接種環(huán)上的菌種直接來源于上次劃線的末端,從而通過劃線次數(shù)的增加,使每次劃線時菌種的數(shù)目逐漸減少,以便得到菌落。
    劃線結(jié)束后灼燒接種環(huán):
    及時殺死接種環(huán)上殘留的菌種,避免細菌污染環(huán)境和感染操作者。
    2、在灼燒接種環(huán)之后,為什么要等其冷卻再進行劃線?
    以免接種溫度太高,殺死菌種。
    3、在作第二次及其后的劃線操作使,為什么總是從上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劃線?
    劃線后,線條末端細菌的數(shù)目比線條起始處要少,每次從上次劃線的末端開始,能使細菌的數(shù)目隨著劃線次數(shù)的增加而逐步減少,最終能得到由單個細菌繁殖而來的菌落
    2、稀釋涂布平板法
    菌種的保存
    1、臨時保藏:接種到固體斜面培養(yǎng)基,菌落長成后置于4℃冰箱保存。
    2、長期保存:甘油冷凍管藏法

    聯(lián)系我們 版權(quán)說明 幫助中心 在線客服

    ?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在线咨询
    4006-3456-99热线电话
    建议反馈
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