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內(nèi)容
《口技》
京中有善口技者。會賓客大宴,于廳事之東北角,施八尺屏障,口技人坐屏障中,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撫尺而已。眾賓團坐。少頃,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,滿坐寂然,無敢嘩者。
遙聞深巷中犬吠,便有婦人驚覺欠伸,夫囈語。既而兒醒,大啼。夫婦撫兒乳,兒含乳啼,婦拍而嗚之。夫起溺,女工變抱兒起溺,床上又一大兒醒,狺狺不止。當(dāng)是時,婦手拍兒聲,口中嗚聲,兒含乳啼聲,大兒初醒聲,大聲,夫叱大兒聲,溺瓶中聲,溺桶中聲,一地湊發(fā),眾妙畢備。滿坐賓客,無不伸頸側(cè)目,微笑默嘆,以為妙絕。
即面夫上床寢,婦又呼大兒溺,畢,都上床寢,小兒亦漸欲睡。夫齁聲起,婦拍兒亦漸拍漸止。微聞有鼠作作索索,盆器傾側(cè),婦夢中咳嗽之聲。賓客意少舒,稍稍正坐。
忽一人大呼“火起”!夫起大呼,婦亦起大呼。兩兒齊哭。俄而百千人大呼,百千兒哭,百千犬吠。中間力拉崩倒之聲,火爆聲,呼呼風(fēng)聲,百千齊作;又夾百千求救聲,曳屋許許聲,搶奪聲,潑水聲。凡所應(yīng)有,無所不有。雖人有百手,手有百指,不能指其一端;人有百口,口有百舌,不能名其一處也。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,奮袖出臂,兩股戰(zhàn)戰(zhàn),幾欲先走。
而忽然撫尺一下,群響畢絕。撤屏視之,一人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撫尺而已。
《老殘游記》的文學(xué)技術(shù)
《老殘游記》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(shù);無論寫人寫景,作者都不肯用套語濫調(diào),總想熔鑄新詞,作實地的描畫。在這一點上,在這部書可算是前無古人了。
劉鶚先生是個很有文學(xué)天才的人,他的文學(xué)見解也很超脫?!队斡洝返谑乩锼枰粋€妓女的嘴罵那些濫調(diào)套語的詩人。翠環(huán)道:
我在二十里鋪的時候,過往的客人見的很多,也常有題詩在墻上的。我最喜歡請他們講給我聽。聽來聽去,大約不過這個意思。……因此我想做詩這件事是很沒有意思的,不過造些謠言罷了。
奉勸世間許多愛做詩的人們,千萬不要為二十里鋪的窯姐所笑!
劉鶚先生的詩文集,不幸我們沒有見過?!队斡洝酚兴娜自?。第八回里的一首絕句,嘲諷聊城楊氏海源閣(書中改稱東昌府柳家)的藏書,雖不是好詩,卻也不是造謠言的。第六回里的一首五言律詩,專詠玉賢的虐政,有“殺民如殺賊,太守是元戎”的話,可見他做舊律詩也還能發(fā)議論。第十二回里的一首五古,寫凍河的情景,前六句云:
“地裂北風(fēng)號,長冰蔽河下。后冰逐前冰,相陵復(fù)相亞。河曲易為塞,嵯峨銀橋架?!?br>
這總算是有意寫實了。但古詩體的拘束太嚴(yán)了,用來寫這種不常見的景物是不會滿人意的。試把這六句比較這一段散文的描寫:
“老殘洗完了臉,把行李鋪好,把房門鎖上,也出來步到河堤上看,見那黃河從西南上下來,到此卻正是[河]的灣子,過此便向正東去了。河面不甚寬,兩岸相距不到二里。若以此刻河水而論,也不過百把丈寬的光景。只是面前的冰插的重重疊疊的,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。再望上游走了一二百步,只見那上流的冰,還一塊一塊的漫漫價來,到此地被前頭的攔住,走不動,就站住了。那后來的冰趕上他,只擠得嗤嗤價響。后冰被這溜水逼的緊了,就竄到前冰上頭去。前冰被壓就漸漸低下去了??茨呛由聿贿^百十丈寬。當(dāng)中大溜約莫不過二三十丈。兩邊俱是平水。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結(jié)滿。冰面卻是平的,被吹來的塵土蓋住,卻像沙灘一般。中間的一道大溜卻仍然奔騰澎湃,有聲有勢,將那走不過去的冰擠的兩邊亂竄。那兩邊平水上的冰被當(dāng)中亂冰擠破了,往岸上跑。那冰能擠到岸上有五六尺遠(yuǎn)。許多碎冰被擠的站起來,像個小插屏似的??戳擞悬c把鐘工夫,這一截子的冰又?jǐn)D死不動了?!?br>
這樣的描寫全靠有實地的觀察作根據(jù)。劉鶚先生自己評這一段道:
“止水結(jié)冰是何情狀?流水結(jié)冰是何情狀?小河結(jié)冰是何情狀?大河結(jié)冰是何情狀?河南黃河結(jié)冰是何情狀?山東黃河結(jié)冰是何情狀?須知前一卷所寫是山東黃河結(jié)冰?!保ㄊ卦u)
這就是說,不但人有個性的差別,景物也有個性的差別。我們?nèi)舨荒軐嵉赜^察這種種個性的分別,只能有籠統(tǒng)浮泛的描寫,決不能有深刻的描寫。不但如此,知道了景物各有個性的差別,我們就應(yīng)該明白:因襲的詞章套語決不夠用來描寫景物,因為套語總是浮泛的,籠統(tǒng)的,不能表現(xiàn)某地某景的個別性質(zhì)。我們能了解這段散文的描寫何以遠(yuǎn)勝那六句五言詩,便可以明白白話文學(xué)的真正重要了。
《老殘游記》里寫景的部分也有偶然錯誤的。蔡孑民先生曾對我說,他的女兒在濟南時,帶了《老殘游記》去游大明湖,看到第二回寫鐵公祠前千佛山的倒影映在大明湖里,她不禁失笑。千佛山的倒影如何能映在大明湖里呢?即使三十年前大明湖沒有被蘆田占滿,這也是不可能的事。大概作者有點誤記了罷?
第二回寫王小玉唱書的一大段是《游記》中最用氣力的描寫:
“王小玉便啟朱唇,發(fā)皓齒,唱了幾句書兒。聲音初不甚大,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: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,無一處不伏貼;三萬六千個毛孔,像吃了人參果,無一個毛孔不暢快。唱了十?dāng)?shù)句之后,漸漸的越唱越高,忽然拔了一個尖兒,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,不禁暗暗叫絕。那知他于那極高的地方,尚能回環(huán)轉(zhuǎn)折。幾轉(zhuǎn)之后,又高一層,接連有三四疊,節(jié)節(jié)高起,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:初看做來峰削壁千仞,以為上與天通,及至翻到傲來峰頂,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;及至翻到扇子崖,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:愈翻愈險,愈險愈奇。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后,陡然一落,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,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穿插,頃刻之間,周匝數(shù)遍。從此以后,愈唱愈低,愈低愈細(xì),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。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,不敢稍動。約有兩三分鐘之久,仿佛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(fā)出。這一出之后,忽又揚起,像放那東洋煙火,一個彈子上天,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,縱橫散亂。這一聲飛起,即有無限聲音俱來并發(fā)。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,忽大忽小,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,有如花塢春曉,好鳥亂鳴。耳朵忙不過來,不曉得聽那一聲的為是。正在撩亂之際,忽聽霍然一聲,人弦俱寂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?!?br>
這一段寫唱書的音韻,是很大膽的嘗試。音樂只能聽,不容易用文字寫出,所以不能不用許多具體的物事來作譬喻。白居易、歐陽修、蘇軾都用過這個法子。劉鶚先生在這一段里連用七八種不同的譬喻,用新鮮的文字,明了的印象,使讀者從這些逼人的印象里感覺那無形象的音樂的妙處。這一次的嘗試總算是很成功的了。
《老殘游記》里寫景的好文字很多,我最喜歡的是第十二回打冰之后的一段:
“抬起頭來看那南面的山,一條雪白,映著月光分外好看。一層一層的山嶺卻不大分辨得出。又有幾片白云夾在里面,所以看不出是云是山,及至定神看去,方才看出那是云那是山來。雖然云也是白的,山也是白的;云也有亮光,山也有亮光,只因為月在云上,云在月下,所以云的亮光是從背面透過來的。那山卻不然,山上的亮光是由月光照到山上,被那山上的雪反射過來,所以光是兩樣子的。然只就稍近的地方如此,那山往東去,越望越遠(yuǎn),漸漸的天也是白的,山也是白的,云也是白的,就分辨不出甚么來了。
這種白描的功夫真不容易學(xué)。只有精細(xì)的觀察能供給這種描寫的底子;只有樸素新鮮的活文字能供給這種描寫的工具。
1925年11月7日,作于上海
閱讀練習(xí).探究
一、背誦《口技》全文,做下列練習(xí)
1、《口技》是不是在記流流水賬?它打動你有原因是否與《留學(xué)巴黎》的平鋪直敘一樣?請具體說說。
2、最后一段能否冊去?為什么?
三、《<老殘游記>的文學(xué)技術(shù)》的更重要的觀點是要寫出”個性差別“。請以此觀點,評析《琵琶行》與《<老殘游記>的文學(xué)技術(shù)》中所舉王小玉例運用”比喻“的不同特點。
三、課外閱讀《老殘游記》,看看你讀后的感想與胡適的觀點有什么異同。
此內(nèi)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,請耐心等待
賈老師
男,中教中級職稱
能精準(zhǔn)把握重點難點,致力于培養(yǎng)學(xué)生對英語的興趣,從而水到渠成引領(lǐng)學(xué)生取得優(yōu)異的成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