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陽城東樓
唐 許渾
一上高城萬里愁,蒹葭楊柳似汀洲。
溪云初起日沉閣,山雨欲來風滿樓。
鳥下綠蕪秦苑夕,蟬鳴黃葉漢宮秋。
行人莫問當年事,故國東來渭水流
2021年人教版 九年級語文上冊 課外古詩詞(二)
一、單選題
1.下列對《咸陽城東樓》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( )
A.詩人登樓遠望,蒹葭楊柳,好似江南之景,千古萬里之愁,以鄉(xiāng)思為始。
B.頷聯(lián)云起日沉,雨來風滿,動感分明;“風為雨頭”,含蘊深刻。
C.頸聯(lián)寫遠眺之景,虛實結合,視聽結合,以實景疊合虛景,景中有濃濃的清。
D.尾聯(lián)“莫問”乃勸誡之詞,表達了對唐王朝的憎恨以及自己消極的心態(tài)。
3.下列詞語中加粗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( )
A. 簇cù新 喃喃nán 鳥瞰kàn 咯吱zhī
B. 賒shē帳 鬈juān曲 輕佻tiāo 時髦máo
C. 搔sāo癢 蹙cù眉 欺侮wǔ 浸jìn透
D. 霎shà時 腳趾zhǐ 麻痹bì 哺bǔ育
4.下列詞語書寫正確的一項是( )
A.坐落 座鐘 憐憫 化裝品
B.腳型 形狀 倉猝 孤伶伶
C.殘酷 慘痛 大致 黃澄澄
D.訂貨 唉嘆 安裝 亂蓮蓬
5.下列對《丑奴兒·書博山道中壁》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( )
A.上片中第一個“愛上層樓”,與上句構成因果復句,意謂作者年輕時根本不懂什么是憂愁,所以喜歡登樓賞玩。
B.上片中第二個“愛上層樓”,與下句構成因果關系,即因為愛上高樓而觸發(fā)詩興,在當時“不識愁滋味”的情況下,也要勉強說些“愁悶”之類的話。
C.下片中第一個“欲說還休”緊承上句的“盡”字而來,作者過去無愁而硬要說愁,如今卻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。
D.下片中第二個“欲說還休”則是緊連下文的“天涼好個秋”,表現(xiàn)作者積極樂觀,將愁緒寄予自然景色之中的豁達。
二、按要求做題
1.分析“一上高樓萬里愁”的“愁”含義和作用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2.簡要賞析《咸陽城東樓》頸聯(lián)的表達效果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3.請賞析千古名句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.理解“曉鏡但愁云鬢改,夜吟應覺月光寒”的妙處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作者簡介
許渾(?—858)唐代詩人。字用晦,一作仲晦,祖籍安州安陸,寓居潤州丹陽(今屬江蘇),遂為丹陽人。武后朝宰相許圉師六世孫。公元832(文宗大和六年)進士及第,先后任當涂、太平令,因病免。大中中入為監(jiān)察御史,因病乞歸,后復出仕,任潤州司馬。歷虞部員外郎,轉睦、郢二州刺史。晚年歸丹陽丁卯橋村舍閑居,自編詩集,曰《丁卯集》。其詩皆近體,五七律尤多,句法圓熟工穩(wěn),聲調平仄自成一格,即所謂“丁卯體”。詩多寫“水”,故有“許渾千首濕”之諷。
賞析
1.一上高城萬里愁,蒹葭楊柳似汀洲。
詩人首聯(lián)扣題,抒情寫景:“高樓”,指咸陽城西樓,咸陽舊城在西安市西北,漢時稱長安,秦漢兩朝在此建都。隋朝時向東南移二十城建新城,即唐京師長安。咸陽舊城隔渭水與長安相望;“蒹葭”,即蘆荻(蒹,荻;葭,蘆),暗用《詩經蒹葭》的詩意,表思念心緒;“汀洲”,水邊之地為汀、水中之地為洲,這里指代詩人在江南的故鄉(xiāng)。詩人一登上咸陽高高的城樓,向南望去,遠處煙籠蒹葭,霧罩楊柳,很像長江中的汀洲。詩人游宦長安,遠離家鄉(xiāng),一旦登臨,思鄉(xiāng)之情涌上心頭。蒹葭楊柳,居然略類江南。萬里之愁,正以鄉(xiāng)思為始:“一上”表明觸發(fā)詩人情感時間之短瞬,“萬里”則極言愁思空間之迢遙廣大,一個“愁”字,奠定了全詩的基調。筆觸低沉,景致凄迷,觸景生情,蒼涼傷感的情懷落筆即出,意遠而勢雄。
2.溪云初起日沉閣,山雨欲來風滿樓
頷聯(lián)寫晚眺遠景,寓意深遠:“溪”指磻溪,“閣”指慈福寺,詩人有自注:“南近磻溪,西對慈福寺閣?!?詩人傍晚登上城樓,只見磻溪罩云,暮色蒼茫,一輪紅日漸薄遠山,夕陽與慈福寺閣姿影相疊,仿佛靠近寺閣而落。就在這夕照圖初展麗景之際,驀然涼風突起,咸陽西樓頓時沐浴在凄風之中,一場山雨眼看就要到了。這是對自然景物的臨摹,也是對唐王朝日薄西山,危機四伏的沒落局勢的形象化勾畫,它淋漓盡致而又形象入神地傳出了詩人“萬里愁”的真實原因。云起日沉,雨來風滿,動感分明;“風為雨頭”,含蘊深刻。此聯(lián)常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(fā)生前的緊張氣氛,是千古傳詠的名句。
3.鳥下綠蕪秦苑夕,蟬鳴黃葉漢宮秋
頸聯(lián)寫晚眺近景,虛實結合:山雨將到,鳥雀倉惶逃入遍地綠蕪、秋蟬悲鳴躲在黃葉高林,這些是詩人眼前的實景。但早已蕩然無存的“秦苑”“漢宮”又給人無盡的聯(lián)想——禁苑深宮,而今綠蕪遍地,黃葉滿林;唯有鳥雀和蟲鳴,不識興亡,依然如故。歷史的演進,王朝的更替,世事的變化滄桑,把詩人的愁怨從“萬里”推向“千古”,以實景疊合虛景,吊古之情油然而生。
4.行人莫問當年事,故國東來渭水流
尾聯(lián)作結,融情于景:“行人”,過客。泛指古往今來征人游子,也包括作者在內;“故國”,指秦漢故都咸陽;“東來”,指詩人自東邊而來。詩人最后感慨道:羈旅過客還是不要索問當年秦漢興亡之事吧!我這次來故國咸陽,連遺址都尋不著,只有渭水還像昔日一樣長流不止而已。“莫問”二字,并非勸誡之辭 ,實乃令人思索之語,它讓讀者從悲涼頹敗的自然景物中鉤沉歷史的教訓;一個“流”字,則暗示出頹勢難救的痛惜之情。渭水無語東流的景象中,融鑄著詩人相思的憂愁和感古傷今的悲涼,委婉含蓄,令人傷感。
韓老師
男,中教高級職稱
市級重點中學語文教師,教學標兵,多次在省市級比賽中獲得獎項,輔導學生參加全國作文比賽并取得優(yōu)異成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