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懷疑與學問》
「學者先要會疑?!?— —程頤。
「在可疑而不疑者,不曾學;學則須疑?!?— —張載
學問的基礎(chǔ)是事實和證據(jù)。事實和證據(jù)的來源有兩種: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,一種是聽別人傳說的。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,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,說得如何兇險,那便是別人的傳說,不一定可靠。要知道實際的情形,只有靠己親自去觀察。做學問也是這樣,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證據(jù);但這種證據(jù)有時候不能親自見到,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說了。
我們對於傳說的話,不論信不信,都應當經(jīng)過一番思考,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。我們信它,因為它「是」;不信它,因為它「非」。這一番事前的思索,不肯隨便輕信,便是懷疑的精神,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。我們聽說古代有三有三皇 五帝 ,便要問:這是誰說的話? 最先見于何書? 書是何時人著的? 著者何以知道? 我們又聽說「腐草為螢」,便要問:死了的植物如何會變飛動的甲蟲?有什麼科學根據(jù)? 我們?nèi)裟苓@樣追問,一切虛妄的學說便不攻自破了。
我們對于不論哪一本書,哪一種學問,都要先經(jīng)過懷疑,因懷疑而思索,因思索而辨別是非。經(jīng)過懷疑、思索、辨別三個步驟以后,那本書才是我的書,那種學問才是我的學問。 否則便是盲從,便是迷信。 孟子所謂「盡信書不如無書」,也就是教我們有一點懷疑的精神,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。
懷疑不僅是消極方面辨?zhèn)稳ネ谋匾襟E,就是積極方面建設(shè)新學說,獲得新發(fā)明,懷疑精神也是基本條件。對于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的承認,那是思想上的躲懶。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,永遠不能做學問。只有常常懷疑,常常發(fā)問的腦筋才有問題,有問題才想求解答。在不斷的發(fā)問和求解中,一切學問才會進步,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。清代的一位大學問家戴震 ,幼時讀朱子的《大學?章句》,便問《大學》是何時的書,朱子是何時的人。塾師告訴他《大學》是周代的書,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,他便問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。 法國的大哲學家笛卡兒也說:「我懷疑,所以我存在?!顾恼軐W就建設(shè)在對于萬事萬物的懷疑和明辨上。一切學問家,不但對于流俗傳說,就是對于過去學者的學說也常常要抱懷疑的態(tài)度,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,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,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。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說產(chǎn)生。古往今來,科學上新的發(fā)明,哲學上新的理論,美術(shù)上新的作風,都是這樣來的。如果后來的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說,那就沒有新問題,沒有新發(fā)明,一切學術(shù)就停滯了,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。
2021年人教版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18課《懷疑與學問》
一、單選題
1. 對文章開頭兩段的特點概括得最完整、最準確的一項是( )
A.引用了名言
B.提出了中心論點
C.提出了中心論點:治學必須要有懷疑精神
D.引用名言,提出中心論點
2.第四段中,“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”中“這”指代的是( )
A.信它,因為它“是”;不信它,因為它“非”
B.事前的思索,不隨便輕信
C.對傳說提出問題
D.不輕信傳說
3.“我們信它,因為它是,不信它,因為它非”,句中的“是”和“非”是指( )
A.正確——不正確
B.事實——非事實
C.沒有所指,只是說明有一番——事前思索
4.下列對文章內(nèi)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( )
A.第一段的中心句是“人生最苦的事,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”。
B.第五段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話,孟子的話引作論據(jù),曾子的話引作論點。
C.第五段中“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,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,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”中的“他”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諸圣諸佛。
D.本文以“最苦與最樂”為題,而不以“苦與樂”為題,是因為本文從“最苦”和“最樂”兩個側(cè)面來談“人要盡責任”的道理,“苦與樂”與本文的主要內(nèi)容“盡責任”關(guān)系不大。
5.請選出下列各句中說法有誤的一項是( )
A.“語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只要多讀多寫,日積月累,才能真正學好語文?!边@個句子關(guān)聯(lián)詞搭配錯誤。
B.“李白的詩大多豪邁:‘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?!边@個句子標點使用正確。
C.《儒林外史》是我國清代的一部長篇諷刺小說,主要描寫隋唐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及鄉(xiāng)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。
D.“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?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……”這句話運用了設(shè)問的修辭手法。
6.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( )
A.暇想 瞭微時 代峰竟秀 心驚膽戰(zhàn)
B.潦草 蹺尾巴 消聲匿跡 不記其數(shù)
C.偏袒 兩碼事 浮想連翩 巧奪天功
D.急躁 三角洲 一籌莫展 融會貫通
二、填空題
三、按要求做題
1.文章是怎樣提出中心論點的?有什么作用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作者簡介
顧頡剛(1893-1980),名誦坤,字銘堅,號頡剛,江蘇蘇州人。中國現(xiàn)代著名歷史學家、民俗學家,現(xiàn)代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、奠基人。1920年,顧頡剛畢業(yè)于北京大學,后歷任廈門大學、中山大學、燕京大學、北京大學、云南大學、蘭州大學等校教授。新中國成立后,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、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、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等職。
重點字詞
程頤(yí) 螢火(yínɡ) 塾師(shú)
停滯(zhì
) 譬如(pì) 虛妄(wànɡ)
不攻自破:不用攻擊,自己就破滅或站不住腳,比喻事物荒謬。
盲從:盲目地附和隨從。
啟迪:開導,啟發(fā)。
停滯:受到阻礙,不能順利地進行或發(fā)展。
課文結(jié)構(gòu)
第一部分(1—2):引用我國古代兩位著名學者的話,提出中心論點。
第二部分(3—5):先從消極方面論證第一個分論點:懷疑是消極方面辨?zhèn)稳ネ谋匾襟E。
第三部分(6):從積極方面論證第二個分論點:懷疑是積極方面建設(shè)新學說,啟迪新發(fā)明的基本條件。
張老師
男,中教高級職稱
從教28年,省級“先進教育工作者”,市語文教學與研究科研組帶頭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