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人教版 > 初三 > 歷史 > 上學(xué)期 > 正文

Video Player is loading.
Current Time 0:00
Duration 0:00
Loaded: 0%
Stream Type LIVE
Remaining Time 0:00
 
1x
  • Chapters
  • descriptions off, selected
  • captions off, selected

    尊敬的用户,请先登录!

    登录

   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

    注册

    九年級歷史上冊第11課《古代日本》

    點贊 收藏 評價 測速
    課堂提問

    2021年人教版 九年級歷史上冊第11課《古代日本》

    一、單選題

    1.《漢書·地理志》記載:“樂浪海中有倭人,分為百余國,以歲時來獻(xiàn)見云?!钡谝淮谓y(tǒng)一“百余國”的是(    )
    A.大和
    B.高麗
    C.琉球
    D. 本州

    2.大和的世襲貴族占有大量土地、奴隸以及地位近似奴隸的部民,他們之間不斷爭戰(zhàn)使矛盾日益尖銳,而部民也不斷反抗。此時中國唐朝的統(tǒng)一和興盛,強烈刺激了大和統(tǒng)治者。于是天皇決心實行改革。此則材料反映的是(    )
    A.大化改新的背景
    B.大化改新的內(nèi)容
    C.大化改新的性質(zhì)
    D.大化改新的影響

    3.唐朝初年,遣唐使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中國,學(xué)習(xí)中國的文化和典章制度,對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大化改新使日本發(fā)生的實質(zhì)性變化是(    )
    A.天皇掌握了實權(quán)
    B.引進(jìn)中國先進(jìn)制度
    C.緩和了各種矛盾,穩(wěn)定了政局
    D. 使日本發(fā)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(quán)制的封建國家

    4.古代日本武士集團形成的原因是(    )
    A.中央集權(quán)進(jìn)一步加強
    B.莊園的形成與壯大
    C.幕府政治開始
    D. 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

    5.
    12世紀(jì)晚期,獲得“征夷大將軍”稱號,開啟幕府統(tǒng)治的是(    )
    A.德川家康
    B.孝德天皇
    C.源賴朝
    D. 德川慶喜

    6.日本的12世紀(jì)晚期至19世紀(jì)中期被稱為幕府統(tǒng)治時期,是因為(    )
    A.天皇、將軍、武士構(gòu)成了日本封建社會的統(tǒng)治階級
    B.幕府將軍把持國家大權(quán),天皇成為虛君
    C.天皇為名義上的最高統(tǒng)治者
    D.統(tǒng)治者在幕府議政

    7.中國古書這樣記載日本:滄浪之中有倭人,大小數(shù)百國。第一次統(tǒng)一“大小數(shù)百國”的是(    )
    A.大和
    B.高麗
    C.琉球
    D. 本州

    8.日本是一個善于模仿的民族。其中,大化改新“模仿”的是(    )
    A.歐美工業(yè)文明
    B.中國隋唐制度
    C.希臘民主制度
    D. 中國秦漢制度

    9.大化改新是日本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,改革的措施不包括(    )
    A.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(quán)制度
    B.將土地、部民收歸國有
    C.國家把土地賣給農(nóng)民耕種
    D. 統(tǒng)一賦稅

    10.公元7世紀(jì)中期,日本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,大化改新正式開始,對這一變革解讀正確的是(    )
    A.嚴(yán)重削弱了天皇的權(quán)力
    B.加速了日本封建化進(jìn)程
    C.加強了世襲貴族的地位
    D.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統(tǒng)治

    評論4

    點此登錄 后即可暢所欲言

    [河南省商丘市] 挺好

    175****0987

    2019-10-31 07:51:24

    [湖南省湘潭市] 不錯

    156****1592

    2019-10-05 15:02:32

    [湖南省湘潭市] 喜歡

    130****2796

    2019-07-28 20:10:02

    [湖南省] 棒棒噠

    嗯嗯

    2019-07-10 21:08:54

    聯(lián)系我們 版權(quán)說明 幫助中心 在線客服

    ?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