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內容
《有機化合物的命名》
烴分子失去一個或幾個氫原子后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烴基。
常見的烴基有:甲基、乙基、正丙基、異丙基
一、烷烴的命名
(1)習慣命名法
(a)即C原子數(shù)目為1-10個的烷烴其對應的名稱分別為:甲烷、乙烷、丙烷、丁烷、戊烷、己烷、庚烷、辛烷、壬烷、癸烷
(b)碳原子數(shù)在十個以上,就用數(shù)字來命名:
如:C原子數(shù)目為11、15、17、20等的烷烴其對應的名稱分別為:十一烷、十五烷、十七烷、二十烷。
(2)系統(tǒng)命名法:
①找出最長的C鏈,根據(jù)C原子的數(shù)目,按照習慣命名法進行命名為“某烷”。
②找出支鏈:確定支鏈的名稱——甲基、乙基等
確定支鏈的位置——在主鏈上以靠近支鏈最近的一端為起點進行編號
注意:支鏈的組成為:“位置編號——名稱”
③支鏈合并
原則:支鏈在前,主鏈在后。
1、命名步驟:
(1)找主鏈 (2)編號位 (3)寫名稱
2、名稱組成:
取代基位置——取代基名稱——母體名稱
3、數(shù)字意義:
阿拉伯數(shù)字——取代基位置
漢字數(shù)字——相同取代基的個數(shù)
命名的原則
通過觀察找出最長的碳鏈
離支鏈最近的一端開始編號
按照“位置編號、名稱”的格式寫出支鏈
支鏈在前,主鏈在后:
當有多個支鏈時,簡單的在前,復雜的在后,支鏈間用“—”連接;
當支鏈相同時,要合并,位置的序號之間用“,”隔開,名稱之前標明支鏈的個數(shù);
取代基編號位和最??;
兩個不同支鏈距主鏈兩端等距,從簡單基一端開始編號。
二、烯烴、炔烴的系統(tǒng)命名法
1、選主鏈、定某烯(炔)
確定包括雙鍵或三鍵在內的碳原子數(shù)最多的碳鏈為主鏈。
2、近雙(三)鍵,定號位
主鏈里碳原子的依次編號從離雙鍵較近的一端算起。
3、標雙(三)鍵,合并算
可以用阿拉伯數(shù)字標鍵的位置在某烯(炔)字樣的前面:用二、三表示鍵的個數(shù)。
三、苯的同系物的命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