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人教版 > 初三 > 歷史 > 下學期 >正文

Video Player is loading.
Current Time 0:00
Duration 0:00
Loaded: 0%
Stream Type LIVE
Remaining Time 0:00
 
1x
  • Chapters
  • descriptions off, selected
  • captions off, selected

    尊敬的用户,请先登录!

    登录

   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

    注册

   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19課《亞非拉國家的新發(fā)展》

    點贊 收藏 評價 測速
    課堂提問

    學習目標

    1、了解印度獨立運動史實,探討印巴分治的歷史 根源;

    2、通過埃及獨立運動、非洲獨立年,分析歸納 民族解放運動的線索及其意義;

    3、能夠講述古巴革命和巴拿馬人民收回巴拿馬運河 的故事,并探討其國際意義。


    第一世界:指美國和蘇聯兩個具有最強的軍事和經濟力量,在世界范圍內推行霸權主義的超級大國。

    第二世界:指處于這兩者之間的發(fā)達國家,歐洲、日本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等國。

    第三世界:指亞洲(除了日本以外)、非洲、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區(qū)的發(fā)展中國家。


    第一篇章  亞洲雄風率先吼 萬隆會議

    一、萬隆會議

    背景:二戰(zhàn)后,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,席卷全球。

    共同問題:鞏固獨立、發(fā)展經濟

    時間:1955年4月18日-24日

    地點:印度尼西亞  萬隆

    與會國:亞洲、非洲29個國家和地區(qū)

    “亞非拉國家”:從地理位置上看,它們位于亞洲、非洲和拉丁美洲。 從政治、經濟、科技、文化、教育的水平上看,它們與發(fā)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,正在奮起,正在發(fā)展,所以也稱作“發(fā)展中國家”?;蚍Q“第三世界”。

    會議內容:通過了和平相處、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。

    萬隆精神:亞非國家和地區(qū)團結合作、友好相處,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,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,保衛(wèi)世界和平的精神。

    萬隆會議意義: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(qū)的民族自信,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。從萬隆會議開始,發(fā)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。


    第二篇章   黑暗大陸現曙光

    二、非洲年

    1、民族解放運動:(1)1951年底,利比亞宣布獨立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2)1952年,納賽爾成立了埃及共和國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3)1962年,阿爾及利亞獲得獨立。

    2、高潮:1960年,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,這一年被稱為“非洲年”。

    3、結束:1990年,納米比亞獲得獨立,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。


    第三篇章  拉丁美洲捍主權

    三、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

    1、古巴:在卡斯特羅的領導下,在1959年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,走上了社會主義發(fā)展道路。

    2.巴拿馬人民收回巴拿馬運河主權


    亞非拉許多國家和地區(qū)至今仍然貧窮落后,歷史根源在哪里?你認為要改變它們的命運應當采取哪些措施?

    歷史根源:長期的殖民侵略和掠奪。

    措施:努力發(fā)展經濟,提高綜合國力;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,建立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;加強同亞非拉國家的團結與合作等。

    啟示:1、國家獨立、統一是經濟發(fā)展的必要政治前提;

          2、必須大力發(fā)展經濟,增強綜合國力;

          3、依據國情,制定政策并選擇適合本國發(fā)展的道路。


    評論3

    點此登錄 后即可暢所欲言

    [廣東省揭陽市] good

    2021-01-02 12:31:56

    [江蘇省] 好

    158****1521

    2020-03-24 15:14:54

    [湖北省黃岡市] 挺好

    158****8616

    2020-03-17 15:18:02

    聯系我們 版權說明 幫助中心 在線客服

    ?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