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
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莊子曰:“鯈魚出游從容,是魚之樂也?!被葑釉唬骸白臃囚~,安知魚之樂?”莊子曰: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魚之樂?”惠子曰:“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魚也,子之不知魚之樂,全矣!”莊子曰:“請循其本。子曰‘汝安知魚樂’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,我知之濠上也?!?/span>
2021年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 第21課?《莊子二則》
一、單選題
2.下列加粗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( )
A.怒而飛(發(fā)怒)
B.子之不知魚之樂,全矣(完全,肯定)
C.志怪者也(奇異)
D.野馬也(快速奔跑的馬)
4.下列加粗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( )
A.是魚之樂也 是日更定矣
B.子之不知魚之樂,全矣 茍全性命于亂世
C.子固非魚也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
D.子曰“汝安知魚樂”云者 云歸而巖穴暝
二、填空題
1.名人知多少。
莊子,名,戰(zhàn)國中期國人,思想家,哲學家,文學家,學派的主要創(chuàng)始人之一,是思想的繼承和發(fā)展者。代表作品為《》,以及名篇《》《》等。
三、按要求做題
1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。
(1)怒而飛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野馬也,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2.莊子與惠子辯論的結果且不論誰輸誰贏,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莊子與惠子思想、性格、氣質等方面的差異,他們的人生態(tài)度不同,試作分析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四、閱讀理解
(一)
1.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。
(1)東野稷以御見莊公( ) (2)左右旋中規(guī)( )
(3)少焉,果敗而反 ( ) (4)其馬力竭矣( )
2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。
(1)公密而不應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其馬力竭矣,而猶求焉,故曰敗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3.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二)
[甲]惠子相梁,莊子往見之。或謂惠子曰:“莊子來,欲代子相。”于是惠子恐,搜于國中三日三夜。莊子往見之,曰:“南方有鳥,其名為鹓芻鳥,子知之乎?夫鹓芻鳥發(fā)于南海,而飛于北海,非梧桐不止,非練實不食,非醴泉不飲。于是鴟得腐鼠,鹓芻鳥過之,仰而視之曰:‘嚇!’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?”
[乙]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莊子曰:“鰷魚出游從容,是魚之樂也?!被葑釉?“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”莊子曰: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魚之樂?”惠子曰:“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魚也,子之不知魚之樂,全矣!”莊子曰:“請循其本。子曰‘汝安知魚樂’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,我知之濠上也。”
(1)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解釋有誤一項是( )
A.惠子相梁(做宰相)
B.搜于國中三日三夜(國都)
C.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(游玩)
D.請循其本(本心)
(2)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( )
A.其名為鹓芻鳥 其如土石何
B.夫鹓芻鳥發(fā)于南?!∽幽勇勚?起于魯
C.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拔山倒樹而來
D.我知之濠上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
(3)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( )
A.[甲]文段,借鹓芻鳥的故事,辛辣地諷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祿且無端猜忌別人的嘴臉,表現(xiàn)了莊子對功名利祿超然的態(tài)度。
B.鹓芻鳥的故事中,莊子用“鹓芻鳥”比喻高潔之士,用“腐鼠”比喻功名利祿,用“鴟”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,巧妙貼切,尖銳深刻。
C.[乙]文段中,雖然惠子與莊子的性格、氣質不同,但從辯論結果可見,他們對事物的思維方法與認識結論,是完全一致的。
D.莊子從魚兒自由活潑的生命狀態(tài)中,由衷地感到了愉悅,他堅持認為魚兒快樂,其實是他自己愉悅心情的反映。

此內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,請耐心等待

韓老師
男,中教高級職稱
市級重點中學語文教師,教學標兵,多次在省市級比賽中獲得獎項,輔導學生參加全國作文比賽并取得優(yōu)異成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