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內(nèi)容
《項脊軒志》
項脊軒,舊南閣子也。室僅方丈,可容一人居。百年老屋,塵泥滲漉,雨澤下注;每移案,顧視無可置者。又北向,不能得日,日過午已昏。余稍為修葺,使不上漏。前辟四窗,垣墻周庭,以當南日,日影反照,室始洞然。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,舊時欄楯,亦遂增勝。借書滿架,偃仰嘯歌,冥然兀坐,萬籟有聲;而庭階寂寂,小鳥時來啄食,人至不去。三五之夜,明月半墻,桂影斑駁,風移影動,珊珊可愛。
然予居于此,多可喜,亦多可悲。先是,庭中通南北為一。迨諸父異爨,內(nèi)外多置小門墻,往往而是。東犬西吠,客逾庖而宴,雞棲于廳。庭中始為籬,已為墻,凡再變矣。家有老嫗, 嘗居于此。嫗,先大母婢也,乳二世,先妣撫之甚厚。室西連于中閨,先妣嘗一至。嫗每謂余曰:“某所,而母立于茲?!眿炗衷唬骸叭赕⒃谖釕眩蛇啥?;娘以指叩門扉曰:‘兒寒乎?欲食乎?’吾從板外相為應答。”語未畢, 余泣,嫗亦泣。余自束發(fā)讀書軒中,一日,大母過余曰:“吾兒,久不見若影,何竟日默默在此,大類女郎也?”比去,以手闔門,自語曰:“吾家讀書久不效,兒之成,則可待乎!”頃之,持一象笏至,曰:“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(zhí)此以朝,他日汝當用之!”瞻顧遺跡,如在昨日,令人長號不自禁。
軒東故嘗為廚,人往,從軒前過。余扃牖而居,久之,能以足音辨人。軒凡四遭火,得不焚,殆有神護者。……
余既為此志,后五年,吾妻來歸,時至軒中,從余問古事,或憑幾學書。 吾妻歸寧,述諸小妹語曰:“聞姊家有閣子,且何謂閣子也?”其后六年,吾妻死,室壞不修。其后二年,余久臥病無聊,乃使人復葺南閣子,其制稍異于前。然自后余多在外,不常居。
庭有枇杷樹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蓋矣。
探究·討論
一、以口頭語說家常的筆墨與意境,是歸有光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種創(chuàng)造,他的文章比以往的散文更貼進日常生活。歸有光善于選取家庭小事,平凡場景,表現(xiàn)人物音容笑貌,寄托自己的覺悟,試找出倆三例,體會本文的這種特點。
二、從下列各句中找出表示人稱的代詞。
1、某所,而母立于慈。
2、余自束發(fā)讀書軒中。
3、久不見若影。
4、爾其無忘乃父之志。
三、把下面各句翻譯面現(xiàn)代漢語。
1、又北向,不能得日,日過午已昏。
2、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,舊時欄楯,亦遂增勝。
3、三五之夜,明月半墻,桂影斑駁,風移影動,珊珊可愛。
4、吾家讀書久不效,兒之成,則可待乎!
四、項脊軒。作為者書房,“室僅萬丈”,也是一個陋室。試將本文與劉禹錫的《陃室銘》作比較,說說這兩篇文章所寫的內(nèi)容和抒發(fā)的情志有什么不同。
此內(nèi)容正在抓緊時間編輯中,請耐心等待
王老師
女,中教高級職稱
課堂生動,掌控力強,學生參與程度高,能點燃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