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1章大與小第2課《井底之蛙》
住在淺井中的一只青蛙對來自東海的鱉夸耀說:“我生活在這里真快活!高興時,我躍出井外,攀緣欄桿,盡情地蹦跳。疲倦了,我回到井中,躲在井壁窟窿里,安然休息。跳進(jìn)井水中,井水剛剛浸沒我的兩腋,托住下巴;稀泥沒過我的雙腳,綿軟舒適。環(huán)顧那些蝦、蟹、蝌蚪,沒有誰能像我這樣快活。而且,我獨(dú)占一口水井,跨井欄、倚井欄的樂趣,算是到了極點(diǎn),你何不進(jìn)來跟我一起分享這些快樂呢?”
鱉接受了青蛙的邀請,準(zhǔn)備下井去看看;但是他左腿還沒有邁進(jìn)去,右腿已經(jīng)被絆住了。于是,他只好小心地退回來,向青蛙講起大海的景觀:“用千里之遙,不能形容海的遼闊;千仞之高,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。夏禹時代,十年九澇,海面卻沒因此增高;商湯時代,八年七旱,海面也沒因缺雨而降低。大海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(fā)生變化,不因?yàn)樗龆鄿p少而或進(jìn)或退,這也可以說是生活在東海的大快樂吧?!?br> 淺井之蛙聽了這些話,膛目結(jié)舌,覺得自己非常渺小。
識字:
倦 窟 窿 倚 邁 澇 瞠 渺
耀 躍 桿 適 移 增 減
練習(xí)
井底之蛙原來很快活,后來為什么“覺得自己非常渺小”?
對照課文讀一讀。
夫千里之遠(yuǎn),不足以舉其大;千仞之高,不足以極其深。禹之時十年九潦,而水弗為加益;湯之時八年七旱,而崖不為加損,夫不為頃久推移,不以多少進(jìn)退者,此亦東海之大樂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