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司馬光》
群兒戲于庭,一兒登甕,足跌沒水中。眾皆棄去,光持石擊甕破之,水迸,兒得活。
2021年人教版語文三年級(jí)上冊(cè) 24.司馬光
一、單選題
二、填空題
1.選擇正確的讀音。
群兒戲于庭,一兒登甕,足跌(tiě diē)沒(méi mò)水中。眾皆(kǎi jiē)棄去,光持(chí cí)石擊甕破之,水迸(bènɡ bìnɡ),兒得活。
2.查字典填空。
如果不認(rèn)識(shí)“持”字,可以用查字法,先查部首,再查。
“持”在字典里的解釋有:① 拿著;握著。 ② 遵守不變。 ③ 掌握;料理。 ④ 挾制。 ⑤ 對(duì)抗。 給下面加粗字選擇正確的解釋。
光持石擊甕。 ()
爸爸說,媽媽是一位勤儉持家的好妻子。 ()
持之以恒。 ()
3.給加粗字選擇正確的解釋。
(1)足跌沒水中。()
A.沒有 B.埋沒 C.淹沒
(2)光持石擊甕破之()
A.代詞,指群兒 B.代詞,指甕 C.代詞,指石頭
(3)眾皆棄去。()
A.離開 B.距離 C.除掉
三、主觀題
1.解釋加粗詞的意思。
(1)群兒戲于庭。( ?。?/span>
(2)一兒登甕,足跌沒水中。( ?。?/span>
(3)眾皆棄去,光持石擊甕破之,水迸,兒得活。( ?。?/span>
2.課內(nèi)閱讀。
司馬光
群兒戲于庭,一兒登甕,足跌沒水中。眾皆棄去,光持石擊甕破之,水迸,兒得活。(1)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。
足跌沒水中( ) 眾皆棄去( )
(2)解釋下面加粗字的意思。
①與群兒戲于庭( )
②眾皆棄去( )
③光持石擊甕破之( )
(3)下列朗讀停頓正確的打“√”,錯(cuò)誤的打“×”。
A.群兒/戲于庭,一兒/登甕,足跌/沒水中。( )
B.群兒戲/于庭,一兒/登甕,足/跌沒水中。( )
C.眾/皆棄去,光/持石/擊甕/破之,水迸,兒/得活。( )
D.眾皆/棄去,光/持石擊/甕破之,水迸,兒/得活。( )
(4)學(xué)有所感,判斷正誤。
①這個(gè)故事告訴我們?cè)谕ピ褐型嫠R灿形kU(xiǎn),我們不能去那里玩了。( )
②這個(gè)故事告訴我們遇事要沉著鎮(zhèn)靜,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。( )

相關(guān)人物
司馬光(1019—1086),世稱“涑(sù)水先生”,北宋時(shí)期著名政治家、史學(xué)家、文學(xué)家。他主持編纂(zuǎn)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《資治通鑒》。
字詞學(xué)習(xí)
司(sī
) 跌(diē
) 皆(jiē
) 棄(qì) 持(chí)
司馬光 跌落 皆大歡喜 丟棄 保持
公司 跌價(jià) 比比皆是 拋棄 持續(xù)
多音字
沒:mó(淹沒);méi(沒有)
得:dé(得救);de(跳得高);děi(可得注意)
字詞解釋
【戲】游戲;玩耍。
【甕】盛物的陶器,口小肚大。
【沒】沉沒。
【去】離開。
【持石】拿著石頭。
【之】代詞,指甕。
【庭】庭院。
【足跌】失足。
【皆】全;都。
【光】指司馬光。
【破】使……破。
【迸】(水)涌出。
整體感知
本文主要是講司馬光兒時(shí)跟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時(shí)候,用石頭砸破甕,救出了小伙伴的故事。
譯文:
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,一個(gè)小孩兒攀爬甕。一不小心跌進(jìn)了甕里。
別的小朋友都慌了,有的嚇哭了,有的叫著喊著,跑去找大人,全都離開了。司馬光沒有慌,他舉起一塊石頭,使勁砸破那口缸。
缸里的水涌出來了,掉進(jìn)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。
主旨概括
《司馬光》通過寫司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,贊頌了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、肯動(dòng)腦筋的品質(zhì)。

謝老師
女,小教特級(jí)職稱
市級(jí)重點(diǎn)小學(xué)語文教師,市優(yōu)秀教師、“教學(xué)標(biāo)兵”,曾在全省、全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(xué)大賽中獲獎(jiǎ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