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塞腰鼓
劉成章
一群茂騰騰的后生。
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。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粱。
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粱葉子,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。
他們的神情沉穩(wěn)而安靜。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,呆呆地,似乎從來不曾響過。
但是:
看!——
一捶起來就發(fā)狠了,忘情了,沒命了!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,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,狂舞在你的面前。驟雨一樣,是急促的鼓點;旋風一樣,是飛揚的流蘇;亂蛙一樣,是蹦跳的腳步;火花一樣,是閃射的瞳仁;斗虎一樣,是強健的風姿。黃土高原上,爆出一場多么壯闊、多么豪放、多么火烈的舞蹈哇——安塞腰鼓!
這腰鼓,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,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,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。
使人想起:落日照大旗,馬鳴風蕭蕭!
使人想起: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!
使人想起:晦暗了又明晰、明晰了又晦暗、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!
容不得束縛,容不得羈絆,容不得閉塞。是掙脫了、沖破了、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!
好一個安塞腰鼓!
百十個腰鼓發(fā)出的沉重響聲,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,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,只聽見隆隆,隆隆,隆隆。
百十個腰鼓發(fā)出的沉重響聲,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,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,也是隆隆,隆隆,隆隆。
隆隆隆隆的豪壯的抒情,隆隆隆隆的嚴峻的思索,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雜著草根的土浪,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(fā)生和排解……
好一個安塞腰鼓!
后生們的胳膊、腿、全身,有力地搏擊著,疾速地搏擊著,大起大落地搏擊著。它震撼著你,燒灼著你,威逼著你。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、活躍和強盛。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,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,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?zhèn)グ蹴绲哪芰?/font>!
黃土高原啊,你生養(yǎng)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;也只有你,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!
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,在那兒,打不得這樣的腰鼓。
除了黃土高原,哪里再有這么厚這么厚的土層啊!
好一個黃土高原!好一個安塞腰鼓!
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。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。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。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,使人嘆為觀止。
好一個痛快了山河、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!
愈捶愈烈!形體成了沉重而又紛飛的思緒!
愈捶愈烈!思緒中不存任何隱秘!
愈捶愈烈!痛苦和歡樂,生活和夢幻,擺脫和追求,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,交織!旋轉!凝聚!奔突!輻射!翻飛!升華!人,成了茫茫一片;聲,成了茫茫一片……
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,世界出奇的寂靜,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。
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。
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。
2021年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 第3課《安塞腰鼓》
一、單選題。
二、填空題。
1.給加粗的字注音。
亢奮() 驀然() 晦暗() 冗雜()
2.辨字組詞。
?。?span contenteditable='false' class='horizontal_line_replace'>) 晦() 躁()
驀() 悔() 燥()
3.仿照所給的例子組成新的詞語。
例:茂騰騰
亮() 紅() 黃()
綠() 白() 熱()
4.下列句子分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?請?zhí)钤诶ㄌ柪铩?/span>
(1)黃土高原啊,你生養(yǎng)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;也只有你,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!()
(2)它震撼著你,燒灼著你,威逼著你。()
(3)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,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,狂舞在你的面前。()
5.仿寫句子。
例句:這腰鼓,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,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,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。
仿句:這微笑,使,使,使。
三、品味下面的句子,并簡析其表達效果。
1.百十個腰鼓發(fā)出的沉重響聲,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,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,只聽見隆隆,隆隆,隆隆。
2.痛苦和歡樂,生活和夢幻,擺脫和追求,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,交織!旋轉!凝聚!奔突!輻射!翻飛!升華!
四、按要求做題。
1.結合課文和相關資料,你覺得安塞腰鼓在國內甚至國際享有盛譽的原因有哪些?
[相關資料]安塞腰鼓是陜西省的漢族民俗舞蹈。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,磅礴的氣勢、精湛的表現(xiàn)力令人陶醉,被稱為“天下第一鼓”。1996年,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“中國腰鼓之鄉(xiāng)”。2006年5月20日,安塞腰鼓經(jīng)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它先后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、香港回歸慶典、2009年國慶典禮等大型活動中表演,并赴日本、德國等地進行表演。

學習目標:
1.朗讀課文,理解文章內容。
2.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。
3.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。
4.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。
作者簡介:
劉成章,當代詩人、散文家,陜西省延安市人。1937年出生,1961年畢業(yè)于陜西師大中文系,他在中學時代就開始了文學創(chuàng)作,高中寫詩,然后又轉寫詞,后寫了戲劇,再寫散文。主要成就首屆魯迅文學獎《羊想云彩》。
基礎字詞:
瞳tónɡ仁 羈絆jī bàn 顫栗zhàn lì 驀mò然
恬tián靜 冗rǒnɡ雜 戛jiá然 磅礴pánɡ bó
亢kànɡ奮 燒灼zhuó 晦huì暗 驟zhòu雨
詞語解釋:
大徹大悟:徹底領悟。
驚心動魄:形容感染力極強,動人心弦。
嘆為觀止: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。
戛然而止:聲音突然中止。
課文結構:按表演前、表演中、表演后劃分層次。
文章主旨:
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,課文為我們描述了安塞腰鼓這一獨特的民間藝術。通過對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、沉重的響聲、震撼人心的力量等的描寫,贊美了黃土高原人粗獷、豪邁、開放的性格。

張老師
男,中教高級職稱
從教28年,省級“先進教育工作者”,市語文教學與研究科研組帶頭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