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蘇教版 > 初三 > 語文 > 上學(xué)期 > 正文

Video Player is loading.
Current Time 0:00
Duration 0:00
Loaded: 0%
Stream Type LIVE
Remaining Time 0:00
 
1x
  • Chapters
  • descriptions off, selected
  • captions off, selected

    尊敬的用户,请先登录!

    登录

   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

    注册

   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25課《一雙手》

    點贊 收藏 評價 測速
    課堂提問

    課程內(nèi)容

    《一雙手》
        我握過各種各樣的手——老手、嫩手,黑手、白手,粗手、細(xì)手,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。
        1988年5月,小興安嶺上的積雪化凈了,樹木睜開了惺忪的睡眼,林區(qū)人扛鎬上山。
        我去小興安嶺的烏馬河林業(yè)局采訪。在山場我握過一只手,我敢說,今后不論在什么地方,只要再提到它,就能馬上說出。那是天下第一奇手——林業(yè)工人張迎善同志的手。
        和素常采訪一樣,我們見面時先是禮節(jié)性地握手。兩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間,我驚訝了:我握的是手嗎?那簡直是半截老松木!
       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來,可是沒有得逞。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緊緊地裹住了。
        他松手了,我低頭去察看他的一雙手。翻過來看手心,掉過去看手背。
        這雙手皮膚呈木色,紋絡(luò)又深又粗,一道道黑土色。很明顯,為了這次見面、握手,他事先用肥皂把這雙手認(rèn)真地洗過了。
        掌面鼓皮樣硬,老繭布滿每個角落。手指特別粗大肥圓,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節(jié)老甘蔗。
        左手大拇指沒有指甲,長過指甲的地方,刻著四條裂紋,形成上下兩個“人”字,又黑又深。手指各個關(guān)節(jié)都纏著線,線染成了泥色。
        “纏線做什么?”我問。
        “治手裂。“張迎善說。
        “手裂貼膠布涂手油多好?”
        “栽樹是手活。穴里的草根根、石塊塊得用手揀出來。要保證苗苗不窩根,苗根得用手送進土里。栽一棵苗,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。膠布、手油不頂用?!?br>     “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樹?”
        “1000多棵?!?br>     一天能栽1000多棵樹!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!十天、二十天呢?……這雙手虧得是肉長的,若是鐵鑄的,怕也磨光、磨透了。
        “你等等?!蔽疫呎f邊去里屋取來一卷米尺。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來:長24厘米,寬10厘米,厚2.5厘米。這真是我今生今世見到的第一號大手。
        量完,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“嘩嘩”地搓了幾個來回。我的手火燎燎地痛著,看看,紅了。他的手仍呈木色。
        林業(yè)局工會一位負(fù)責(zé)同志向我介紹說:“這雙手已經(jīng)栽樹26萬多棵。僅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坰,改造跡地林和次生林44.5坰。這雙手生產(chǎn)木材1300立方米,枝丫3500層積立方米。這雙手讓這位32歲的年輕林業(yè)工人,成為伊春林區(qū)最年輕的育林功臣,榮獲全國‘五一’勞動獎?wù)?。這雙手栽的樹使小興安嶺上的西北岔河水,仿佛第一次變清了。這是一雙創(chuàng)建綠色寶庫的手?!?br>     看著這雙手,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綠的森林……

    探究·練習(xí)
    一、閱讀課文,想一想:課文是怎樣去寫主人公張迎善的“一雙手”的?又是怎樣從對手的描寫中引出他的事跡,進而揭示其精神世界的?
    二、有人說:“一千來字的《一雙手》的影響遠(yuǎn)遠(yuǎn)超過了一萬多字的《烏馬的傳說》,真是以一當(dāng)十。”如有可能,請你找一找《烏馬的傳說》,和本文作對比閱讀,談?wù)勀愕目捶ā?br> 三、課文看上去寫得平平常常,沒有什么著意雕琢的地方,但平中見“奇”。各人圈點批注自己所喜愛的部分,并集體討論一下文章取得成功的原因。討論會上作即席發(fā)言,發(fā)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,有一定說服力。

    評論1

    點此登錄 后即可暢所欲言

    [北京市] 同學(xué)聲音好小,聽不見

    18914382416

    2016-08-10 11:30:48

    聯(lián)系我們 版權(quán)說明 幫助中心 在線客服

    ?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在线咨询
    4006-3456-99热线电话
    建议反馈
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