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蘇教版 > 初二 > 物理 > 上學期 > 正文

Video Player is loading.
Current Time 0:00
Duration 0:00
Loaded: 0%
Stream Type LIVE
Remaining Time 0:00
 
1x
  • Chapters
  • descriptions off, selected
  • captions off, selected

    尊敬的用户,请先登录!

    登录

   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

    注册

   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第1課《物質(zhì)的三態(tài) 溫度的測量》

    點贊 收藏 評價 測速
    課堂提問

    【此視頻課程與人教版第三章第1節(jié)的知識點相同,同樣適用于蘇教版第1課,敬請放心學習?!?br>
    課程內(nèi)容

    《物質(zhì)的三態(tài) 溫度的測量》

        我們把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。日常生活中,人們常常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。這種感覺絕對可靠嗎?
    想想做做
        先把兩只手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,然后,先把左手放入溫水中,再把右手放入溫水中。兩只手對“溫水”的感覺相同嗎?
    溫度計
        要準確地判斷和測量溫度,就要選擇科學的測量工具——溫度計
        演示      自制溫度計
        在小瓶里裝一些帶顏色的水,配一個橡皮塞,橡皮塞上插進一根一端封閉的細玻璃管。把細玻璃管封閉的一端加熱,使玻璃管內(nèi)的空氣拋出一些,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。
        將小瓶放入熱水里,觀察細管中水柱的位置,然后再把小瓶放入冷水里,觀察水柱的位置。
        家庭和實驗室里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(jù)液體熱脹冷縮的規(guī)律制成的,里面的液體有的用酒精,有的用水銀。
    攝氏溫度
        溫度計上的字母C或℃的意思是,它所表示的是攝氏溫度。在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攝氏度,沸水的溫度是100攝氏度,分別用0℃和100℃表示。0℃和100℃之間有100個等份。每個等份代表1攝氏度。例如:人的正常體溫是“37℃”左右,讀作“37攝氏度”;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氣溫是“-4.7℃”,讀做“負4.7攝氏度”或“零下4.7攝氏度”。
        下表是自然界的一些溫度,你能將括號中的空白填上嗎?
    溫度計的使用
        使用溫度計時,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,或者說要看清它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溫度范圍,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,也就是一個小代表的值。這樣才能正確測量所測的溫度,并且不會損壞溫度計。
    想想議議
        1、如果所測的溫度過高或過低,超出了溫度計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,最低溫度,會出現(xiàn)什么后果?
        2、觀察寒暑表、體溫計和實驗室的溫度計,它們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、最低溫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?為什么這樣設計它們的量程和分度值?
        在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時,正確的方法如下。
        1、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測的液體中,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。
        2、溫度計玻璃泡侵入被測物體后腰稍候一會兒,待溫度計的示數(shù)穩(wěn)定后再讀數(shù)。
        3、讀數(shù)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(xù)留在液體中,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。
    體溫計
        體溫計用于測量人體溫度。讀數(shù)時,要把它從腋下或口腔中拿出來,這時它下面玻璃泡的溫度會降低,為了使它的讀書仍能代表體溫,必須作特殊的設計,這就是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很細的細管。
        測體溫時,玻璃泡內(nèi)的水銀隨著溫度升高,發(fā)生膨脹,通過細管擠到直管;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,水銀變冷收縮,細管內(nèi)的水銀斷開,直管內(nèi)的水銀不能退回玻璃泡內(nèi),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體的溫度。每次使用前,都要拿著體溫計把水銀甩下去。

    評論16

    點此登錄 后即可暢所欲言

    [江蘇省無錫市] 能查漏補缺,很好

    133****2809

    2020-08-04 20:50:53

    [江蘇省連云港市] 講的非常好

    宇熙

    2019-08-25 17:15:11

    [陜西省] 很好

    聲聲慢

    2019-08-15 16:22:36

    [上海市] 不錯不錯

    135****0155

    2019-08-05 17:42:47

    [江蘇省連云港市] nice

    宇熙

    2019-07-08 18:30:38

    聯(lián)系我們 版權(quán)說明 幫助中心 在線客服

    ?2016 同桌10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