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內容:
《朱德的扁擔》
1928年,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,到達井岡山,與毛主席會師了。
由于敵軍嚴密封鎖,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所需的食鹽、布匹、藥材和糧食奇缺,紅軍官兵的生活十分困難。為了解決吃飯問題,紅軍發(fā)起了下山挑糧運動。根據地周圍地勢十分險要,上山下山非常難走,朱德同志常隨戰(zhàn)士們一塊兒去挑糧,一天往返50千米。他穿著草鞋,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,走起路來穩(wěn)健利落,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遠。
戰(zhàn)士們打心眼里敬佩朱德同志,但又很心疼他。四十開外的人了,為革命日理萬機,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,累壞了怎么辦?大家一商量,就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。沒了扁擔,朱德同志心里很著急,他買來一根毛竹,自己動手,連夜做起了扁擔。為了防止戰(zhàn)士們再藏他的扁擔,他就在上面刻了“朱德記”三個大字。
第二天,天一亮,挑糧的隊伍又出發(fā)了,朱德同志仍然走在戰(zhàn)士們中間。大家看見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擔,感到很驚奇,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幾分干勁。從此,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就在井岡山傳開了。
課后練習:
識字: 扁 擔 密 封 鎖 鹽 題 返 仍 感 朱 達 岡 匹 材 官 甩 急 竹 防
1.朗讀課文。
2.戰(zhàn)士們?yōu)槭裁匆阎斓碌谋鈸仄饋恚繌倪@個故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?